首页

伊轩视频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9 05:34:23 作者:中国科学院: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发现很多新物种 浏览量:43582

  中新网海口2月23日电 (记者 张茜翼)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将至,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爱尔兰、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外籍人士23日下午相聚海口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。

  猜灯谜、包汤圆、赏中国民乐、学说海南话……活动中,外籍人士了解元宵节习俗,共同解锁“团圆味道”。

  和面、调馅儿、双手搓揉包汤圆,在几个中国师傅的指点下,10多位外籍人士亲自动手包起了汤圆。

2月23日,外籍人士相聚海口迎接元宵佳节。图为外籍人士包汤圆。中新网记者张茜翼 摄

  “汤圆象征团团圆圆,所以我们要一起包汤圆、吃汤圆。”阿富汗籍留学生方兴说,这是他在中国度过的第五个元宵节,他也把春节、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与朋友团聚的日子。

  “这是我第一次在海南过元宵节,非常有特色。”来自俄罗斯的李梅是海南大学留学生。在中国过春节的李梅体会到浓浓年味,在她眼中,春节就是家人和朋友团聚的日子,是温暖的时光。

  俄罗斯人嘉怡来中国十多年,在海南成家立业,慢慢地被这里的文化所感染。在她看来,中国春节的魅力是“团圆和希望”。她说,虽然饺子在中国可以很轻易买到,但“汤圆”只有在元宵节才能吃出独特的意义,美食和家人、朋友融合一起的味道,是难忘的回忆。

  正月初一迎新春,正月十五闹元宵。在海口的传统年俗闹出了元宵佳节的欢聚、热闹和喜庆。外籍人士说,要将这些中国“文化符号”分享到朋友圈,与国外亲友共享中国年。

  大家吃着汤圆,品味中国年的“甜蜜味道”,也对新一年充满期许。方兴期许自己在学业上有更大收获,今年申请在海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;嘉怡希望工作顺利,事业步步高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际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城乡融合发展:为全球提供借鉴丨两会·世界观

2024年,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,全部为长条形动物牺牲坑,坑内填土及坑底皆未见器物出土。这些祭祀坑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两种。其中一种为平行排列的南北向窄长条形,主要埋藏牺牲为牛和羊,牛皆头向北,排列紧密,摆放较有序,在下站遗址历年发掘中较常见。

西北古城天水持续“热辣”

中国首个全模块化建设超高压变电站落地浙江金华

2023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—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。2024年11月,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“合龙”。无数平凡的治沙人,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,构筑起一道完整的绿色屏障。

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发展:加快标准建设 厚植创新沃土

这段时间,湖山乡长安村“95后”返乡入乡创业者邱黎辉忙得不可开交。伴随春季旅游市场强劲复苏,其创设的“樨鄉記”生态农庄每天都客人爆满、一房难求,近10天接待量更是突破了1000人次。身为“庄主”的他,在此期间也客串起了服务员,热情地向天南地北的游客介绍遂昌的秀美山川、历史人文。

呼和浩特黄河流域的生态富民实践

“年轻的朋友们加油,向做难事的你们致敬”,在寄语“后浪”的同时,梁晓声也提出建议:年轻创作者应注重处理好情节和情怀的关系,现实题材的电视剧,若只见情节连环,不能使人感受到应有的情怀温度,即使收视率高,那也功亏一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